聚氨酯汽车绵的发泡工艺是生产高质量汽车座椅和其他内饰部件的关键步骤。以下是详细的发泡工艺流程及要点:
精准备料 原料选择: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是主要原料,其纯度和配比直接影响海绵的性能。还需添加催化剂(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发泡剂(如戊烷)、表面活性剂和阻燃剂等助剂。 精确称量:使用高精度电子秤按配方精确称取各原料,确保无杂质和变质。 注意事项:原料受潮会导致发泡异常,储存不当会影响原料活性和质量。
预混环节 搅拌过程:将聚醚多元醇倒入搅拌釜,依次加入催化剂、发泡剂等助剂,每种助剂添加后搅拌3-5分钟,确保充分分散。 温度控制:搅拌过程中物料温度需控制在25-35℃,防止提前反应。 常见问题:搅拌不均匀或温度控制失误会导致局部反应不一致,影响海绵质量。
高速混合 混合过程:将预混料与异氰酸酯按设定比例快速投入高速搅拌器,以2000-5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5-10秒,确保充分接触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温度控制:混合温度需维持在40-60℃,可通过冷却夹套或控制原料初始温度来实现。 常见问题:混合比例偏差或反应失控会导致物料烧焦或报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发泡过程 发泡原理:混合后的物料注入模具或传送带,发泡剂受热汽化形成微小气泡,使物料膨胀发泡。 发泡阶段:包括起泡、膨胀和稳定三个阶段,环境温度保持在30-50℃,压力控制在0.1-0.3MPa,确保气泡均匀生成。 常见问题:泡孔不均匀、发泡不足或过度会影响海绵的密度均匀性和弹性。
固化环节 固化条件:在模具中固化时,模具温度保持在50-80℃,固化时间10-30分钟;连续生产线则通过加热通道实现固化,物料停留15-45分钟。 固化效果:聚氨酯分子进一步交联,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赋予海绵稳定的物理性能。 常见问题:固化不完全或过度会影响海绵的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
后处理 修整:切除海绵边缘多余部分,确保尺寸精确、边缘整齐。 熟化:将海绵置于室温或加热环境下进行熟化,提升稳定性和回弹性。 切割与表面处理:根据需求切割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并进行涂层或压花处理,增强功能性和美观度。 常见问题:切割尺寸偏差或表面处理缺陷会影响产品的装配和美观。
发泡工艺分类 热发泡:模具置于220-250℃烘箱内,泡沫密度低,热老化性能好,但能耗较大。 冷发泡:模具加热至45-70℃,能耗较低,设备易维护,但设备成本较高。
按表层吸附区分 裸体发泡:模具内不预先放置面料,发泡后表面为PU层,乘用车多采用此工艺。 吸附发泡:浇注前将面料放置在模腔内,通过抽气吸附使其贴合,工程机械座椅多采用此
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周经理 17521178211
邮箱:1912037709@qq.com
地址: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越溪街道南官渡路8号1幢1512室
扫码关注获取
更多展会资讯